返回首页 > 熊猫志愿者——多元主体参与熊猫村生态保护和社区发展项目

 

      熊猫志愿者——多元主体参与熊猫村生态保护和社区发展项目,实施七年培育出了全国高校大熊猫保护与发展联盟、熊猫少年和熊猫妈妈三支志愿服务队伍,编制发布了《熊猫志愿者公益服务评定准则(2021版)》,在疫情防控、文明实践、社区治理、乡村振兴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获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媒体报道100多篇(条),荣获首届成华区青年志愿服务大赛一等奖第一名,致力于将熊猫志愿者形塑成为“熊猫之都”志愿新名片。

一、项目七载 ,孵化三支志愿服务队

      项目始于2016年4月,国内首部公益真人秀网络大电影《守护熊猫村》面向全国海选6名“熊猫村守护使”,6天5夜探秘与传播熊猫村生态保护和社区发展。七年来,历经五届“熊猫村守护使”公益实践,以及开展系列熊猫村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先后培育出了全国高校大熊猫保护与发展联盟(熊猫青年)、熊猫少年和熊猫妈妈3支定位明确、体系健全、管理规范和运作科学的志愿服务队伍。   2021年12月,经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慈善总会资助,成都市成华区约未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编制发布了《熊猫志愿者公益服务评定准则(2021版)》,首次建立健全了熊猫志愿者运营管理制度。所谓熊猫志愿者,是指在以大熊猫为旗舰物种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过程中以自愿为原则,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在熊猫志愿者行动项目体系内,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服务大熊猫、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各界人士。 2022年初,在成华区民政局、成华团委等支持下,约未来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登记注册了“熊猫少年志愿服务队”和“熊猫志愿者”两支志愿服务队伍,初步实现了熊猫志愿者运营管理的智慧化。熊猫志愿者,队伍联络编号:G51010820220377145,包括联动300多个高校社团的全国高校大熊猫保护与发展联盟以及辐射20多个社区的熊猫妈妈两支志愿服务队伍。熊猫少年志愿服务队,队伍联络编号:G51010820211246007,正式注册志愿者130人,仅2022年前8个月服务时长已累计1783小时。

二、入城三年, 志愿服务超30万人次

      2019年7月,项目先后落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旁的菁华翠庭集中安置区、芳邻路社区、神仙树社区和锦城社区等,充分融入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和社区发展治理等中心工作。 三年来,项目在疫情防控、文明实践、社区治理、乡村振兴与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明显作用。疫情宣传倡导、防疫物资链接、心理疗愈、蔬菜宅配,约未来获2020年度成华区“战疫先锋”优秀社会组织,2022年每轮疫情期间熊猫妈妈均积极参与所在核酸检测志愿服务。熊猫志愿者们长期参与“爱成都•迎大运”以及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仅仅2021年“五一”期间,100人次熊猫志愿者联合成华区青年志愿者协会,5天面向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30万人次游客开展文明旅游、熊猫文化宣讲、文明引导、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活动。三年开展超过300场“邻里守望”关爱行动,服务居民超过20000人次,推动“打造都市熊猫村文商旅特色街巷游线”列入成华区十四五六大行动计划,推动《关于加快创建“大熊猫友好型社区”助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建议》被列为成都市政协2021年重点督办提案。线上线下链接超过50000人次青少年,参与川陕甘51个熊猫县200个熊猫乡镇约1000个熊猫村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守护零星熊猫#等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4000万人次,2019年11月宝兴县光明村项目点获时任四川省省长尹力同志调研。

三、品牌建设 ,形塑“熊猫之都”志愿新名片 

      项目实施以来,先后获人民日报海外版、中新社、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南方周末等20多家媒体100多篇(条)采访报道,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获得了服务对象和主管部门的认可。2022年,项目先后荣获首届成华区青年志愿服务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四川省赛入围省级终评第十名。此前,曾获中志协“2019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示范团队”、 成都市文广旅局“2019成都市优秀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成都市青志协2019年度优秀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四川省林草局宣传中心等2021年“熊猫村守护奖”等荣誉称号。未来一年,项目将在成都市20个社区着力培育熊猫少年志愿服务队和熊猫妈妈志愿服务队各20支。